
大綱:
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標
- 認識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
-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
- 反思人工智能的影響
人工智能教育的課程設計
- 初中階段
- 高中階段
教學方法與資源
- 電子學習資源套
- 專業發展課程
- 跨學科合作
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戰與未來發展
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,旨在培養學生對新興科技的認識與應用能力,並幫助他們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。根據《香港學生資訊素養》學習架構(2024),人工智能教育被納入資訊素養教育的範疇,特別是在「新興和先進資訊科技」這一素養範疇中,強調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及其衍生的道德議題。
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標
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、應用場景及其對社會的影響。通過學習,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人工智能的技術基礎,還能培養批判性思維,識別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帶來的道德和社會問題。具體目標包括:
- 認識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:學生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定義、發展歷程及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,如智能家居、藝術創作、知識創造等。
-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: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項目學習,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應用,如機器學習、深度學習等。
- 反思人工智能的影響:學生需要思考人工智能對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方面的影響,並能辨識其潛在的道德和法律問題,如隱私保護、算法偏見、深度造假等。
人工智能教育的課程設計
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設計注重跨學科整合,特別是在資訊科技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等科目中融入相關內容。課程設計分為不同的學習階段,逐步提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:
- 初中階段:在初中階段,學生主要學習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簡單應用。例如,學生可以通過智能家居系統的案例,了解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。此外,課程還會介紹人工智能的基礎技術,如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。
- 高中階段:在高中階段,學生將進一步學習人工智能的高級應用及其社會影響。課程內容包括人工智能在專業領域的應用,如醫療、金融、教育等。同時,學生還會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道德和法律問題,如深度造假技術的濫用、人工智能偏見等。
教學方法與資源
為了有效實施人工智能教育,香港教育局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專業發展課程,幫助教師掌握相關知識和教學方法。這些資源包括:
- 電子學習資源套:教育局提供了多種電子學習資源,如教案、短片、動畫等,幫助教師在課堂上生動地講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應用。
- 專業發展課程:教育局為教師舉辦了多場研討會和工作坊,主題包括「培養學生符合道德及正向地使用新興和先進資訊科技」等,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。
- 跨學科合作:人工智能教育不僅限於資訊科技科目,還與其他學科如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地理科等進行跨學科合作,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人工智能的影響。
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戰與未來發展
儘管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,但仍面臨一些挑戰。首先,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,以應對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。其次,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和參與度需要進一步激發,特別是在高中階段,學生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來應用所學知識。
未來,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將繼續深化,特別是在技術應用和道德教育方面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,教育內容也將不斷更新,以確保學生能夠應對未來的科技挑戰。同時,教育局將繼續推動家校合作,幫助家長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性,並支持學生在家庭環境中進行相關學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