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px
Home » Home » STEM課程 及 STEAM課程 如何改變傳統「填鴨式」教育?

為什麼Python是中學生學習程式設計的最佳起點?

Student learning Python coding

大綱:

  1. Python是什麼?
  2. 為什麼Python適合中學生學習?
  3. Python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
  4. 如何為中學生設計Python課程?
  5. 如何激發中學生對Python的興趣?

Python是什麼? 

#Python 是一種高階程式語言,由Guido van Rossum於1991年首次發布。它以簡潔、易讀的語法著稱,被譽為「最接近人類語言的程式語言」。Python的設計哲學強調程式碼的可讀性和簡潔性,這使得它成為初學者和專業開發者的首選工具。 

為什麼Python適合中學生學習? 

 1. 簡單易學,快速上手 

Python的語法非常直觀,幾乎像英語一樣易於理解。例如,列印「Hello, World!」只需要一行程式碼: 

print("Hello, World!") 

與其他程式語言相比,Python不需要複雜的語法規則,這讓中學生能夠快速上手,專注於學習程式設計的核心概念,而不是被繁瑣的語法細節困擾。 

 2. 功能強大,應用廣泛 

儘管Python簡單易學,但它功能非常強大,幾乎可以應用於任何領域:

–       網站開發:使用 #Django 或 #Flask 框架,學生可以快速建立一個功能齊全的網站。 

–       資料分析:借助 #Pandas、 #NumPy 等函式庫,Python成為資料科學的首選工具。 

–       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: #TensorFlow 、 #PyTorch 等函式庫讓Python成為AI開發的主流語言。 

–       遊戲開發:透過 #Pygame 等工具,學生可以設計自己的小遊戲。 

這些多元的應用場景能激發學生的創造力,並讓他們感受到程式設計的實際價值。 

 3. 豐富的學習資源 

Python擁有龐大的社群和豐富的學習資源。無論是書籍、線上課程,還是互動式教學平台,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材料。此外,Python的開源特性意味著學生可以免費使用和修改大量的程式碼庫和工具。 

 4. 培養未來競爭力 

掌握Python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還能為他們打開高薪職業的大門。資料科學家、人工智慧工程師、Web開發者等熱門職業都離不開Python。根據統計,Python開發者的薪資水準在全球範圍內都處於領先地位。 

Python在中學教育中的應用 

Python不僅是一門程式語言,更是一個強大的教學工具。以下是Python在中學教育中的幾種應用方式: 

1. 數學與科學課程:Python可以用於解決數學問題、模擬科學實驗,甚至進行數據可視化。例如,學生可以編寫程式來繪製函數圖形或分析實驗數據。 

2. 創意專案:透過Python,學生可以設計遊戲、創作藝術作品,甚至開發簡單的AI模型。這些專案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,並激發他們的創造力。 

3. 跨學科整合:Python可以與其他學科結合,例如地理(分析氣候數據)、生物(模擬生態系統)等,讓學生體驗程式設計的多元應用。 

如何為中學生設計Python課程? 

EdCoSys為中學生量身打造了系統化的Python課程,旨在讓學生在輕鬆有趣的環境中學習程式設計。以下是我們的課程特色: 

1. 循序漸進的課程設計:從基礎語法到進階應用,課程內容由淺入深,確保學生能穩固掌握每個概念。 

2. 實戰專案導向:透過實際專案(如網站開發、遊戲設計),學生能將所學知識應用於實踐,並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 

3. 互動式教學:課程結合互動式教學工具,讓學生在動手實作中學習,並即時獲得反饋。 

4. 專業師資團隊:由經驗豐富的程式專家授課,提供小組教學,確保每位學生都能跟上學習進度。 

5. 靈活的學習方式:支援線上學習和線下課堂,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習慣與需求。 

如何激發中學生對Python的興趣? 

1. 結合生活實例:透過生活中的實際案例(如自動化任務、數據分析),讓學生感受到Python的實用性。 

2. 遊戲化學習:設計有趣的程式挑戰和遊戲,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。 

3. 展示成果: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專案成果,例如在學校舉辦程式設計展覽,提升學生的成就感。 

4. 引入AI與機器學習:透過簡單的AI專案(如圖像識別、聊天機器人),讓學生體驗前沿科技的魅力。 

Python不僅是一門程式語言,更是中學生探索科技世界的鑰匙。透過EdCoSys系統化的課程設計和豐富的實戰專案,我們希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愛上程式設計,並為未來的學業與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。

歡迎與EdCoSys聯繫,了解更多關於Python課程的資訊,一起為學生開啟 #程式設計 的大門! 

關鍵字: #Python 、 #中學生編程 、 #程式設計教育 、 #Python課程

請留下聯絡方法,我們的程式教育專家將與閣下聯絡

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in your browser to complete this form.
姓名 Name
活動 Activities
主題 Topics

為什麼Python是中學生學習程式設計的最佳起點? Read More »

中學人工智能教育:如何為學生安排合適的課程與活動

中學人工智能教育:如何為學生安排合適的課程與活動

大綱:

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標

  1. 認識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
  2.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
  3. 反思人工智能的影響

人工智能教育的課程設計

  1. 初中階段
  2. 高中階段

教學方法與資源

  1. 電子學習資源套
  2. 專業發展課程
  3. 跨學科合作

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戰與未來發展

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是近年來教育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,旨在培養學生對新興科技的認識與應用能力,並幫助他們應對未來社會的挑戰。根據《香港學生資訊素養》學習架構(2024),人工智能教育被納入資訊素養教育的範疇,特別是在「新興和先進資訊科技」這一素養範疇中,強調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及其衍生的道德議題。

人工智能教育的目標

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目標是讓學生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、應用場景及其對社會的影響。通過學習,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人工智能的技術基礎,還能培養批判性思維,識別人工智能技術可能帶來的道德和社會問題。具體目標包括:

  1. 認識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:學生需要了解人工智能的定義、發展歷程及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,如智能家居藝術創作知識創造等。
  2.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: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項目學習,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基本應用,如機器學習、深度學習等。
  3. 反思人工智能的影響:學生需要思考人工智能對社會、經濟、文化等方面的影響,並能辨識其潛在的道德和法律問題,如隱私保護、算法偏見、深度造假等。

人工智能教育的課程設計

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課程設計注重跨學科整合,特別是在資訊科技、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等科目中融入相關內容。課程設計分為不同的學習階段,逐步提升學生的知識和技能:

  1. 初中階段:在初中階段,學生主要學習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簡單應用。例如,學生可以通過智能家居系統的案例,了解人工智能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。此外,課程還會介紹人工智能的基礎技術,如機器學習和數據分析
  2. 高中階段:在高中階段,學生將進一步學習人工智能的高級應用及其社會影響。課程內容包括人工智能在專業領域的應用,如醫療金融教育等。同時,學生還會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道德和法律問題,如深度造假技術的濫用、人工智能偏見等。

教學方法與資源

為了有效實施人工智能教育,香港教育局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和專業發展課程,幫助教師掌握相關知識和教學方法。這些資源包括:

  1. 電子學習資源套:教育局提供了多種電子學習資源,如教案、短片、動畫等,幫助教師在課堂上生動地講解人工智能的概念和應用。
  2. 專業發展課程:教育局為教師舉辦了多場研討會和工作坊,主題包括「培養學生符合道德及正向地使用新興和先進資訊科技」等,幫助教師提升教學能力。
  3. 跨學科合作:人工智能教育不僅限於資訊科技科目,還與其他學科如公民與社會發展科、地理科等進行跨學科合作,幫助學生從多角度理解人工智能的影響。

人工智能教育的挑戰與未來發展

儘管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,但仍面臨一些挑戰。首先,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力需要進一步提升,以應對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技術。其次,學生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和參與度需要進一步激發,特別是在高中階段,學生需要更多的實踐機會來應用所學知識。

未來,香港中學的人工智能教育將繼續深化,特別是在技術應用和道德教育方面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,教育內容也將不斷更新,以確保學生能夠應對未來的科技挑戰。同時,教育局將繼續推動家校合作,幫助家長了解人工智能的重要性,並支持學生在家庭環境中進行相關學習。

參考:資訊素養及電子安全相關支援 – 香港學生資訊素養

中學人工智能教育:如何為學生安排合適的課程與活動 Read More »

STEM課程 及 STEAM課程 如何改變傳統「填鴨式」教育?

STEM課程

STEM課程 及 STEAM課程 如何改變傳統 「填鴨式」 教育?

目錄

1. STEM的定義

2. STEM課程模式

– 減少傳統填鴨式教學

– 互動性活動模式,鼓勵學生多動手

– 引導學生思考,提升解難能力

3. STEAM課程:STEM多一個A是什麼

4. STEAM5個好處

      1. 「軟技能」及「硬技能」

2. 提升解難能力及強化協作能力

3. 提高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

4. 建立創造能力

5. 鼓勵動手學習和實踐

5. EdCoSysSTEAM

STEM課程

STEM是什麼?

STEM,是科學(Science)、科技(Technology)、工程(Engineering)及數學(Math)四大科目的英文縮寫。STEM教育特別培訓學生的學科知識、邏輯思維、解難能力,創新技能應用,協作能力及創意力等。

STEM課程 :不再填鴨教育!

有別於傳統的「填鴨式」教育方式,STEM是一種跨領域的教學模式,利用現行已有課程內容和學科之間互相配合運用,培養學生創新思維、批判性及多角度思考。於2016年教育局已將STEM納入中小學課程的8個學習領域中,分別包括在小學數學和常識科等廣泛學科下教授,而在中學的理科(物理、化學、生物學)和技術教育科目(設計與技術、信息技術等)中再細分。

不同學校也以不同的方式去教授,一些學校會在正規課程中教授,而一些學校則以課外活動模式提供教學。

STEM課程

互動性活動模式,鼓勵學生多動手

鼓勵學生動手設計課程的實驗和活動,例如在科學實驗中進行化學元素實驗去觀察之間的反應,勇敢去挑戰實踐,從錯誤中學習。

引導學生思考,提升解難能力

而幼兒教育階段已有開始STEM教育,以各種遊戲和活動來幫助小朋友發展基礎技能,並引導小朋友去思考及解決問題。STEM課程能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及分析力,讓學生探究問題作出分析及提出解決的方案。例如在編寫程式時遇到Bug的問題,需要學生自行利定解決方案解決問題。

比STEM多一個A的STEAM?

STEAM比STEM多了一個A,而A其實是指Art。以STEM的四大核心科目為基礎加入了藝術化「Art」元素-人文學科(Humanities),啟發學生設計能力及創意思維。STEAM課程能讓學生在利用硬技能的同時兼顧利用創意及藝術等軟技能,相輔相成。

STEAM課程 的5個好處

STEM課程
STEM課程

1.「軟技能」及「硬技能」

幫助學生發展軟技能(Soft Skill)及硬技能(Hard Skill),軟技能包括分析能力和解難能力,透過溝通、協助合作、領導能力及創造力去解決問題。

2.提升解難能力及強化協作能力

為學生提升解難能力及分析力,從解決問題中學會探究、分析和提出解決方法。亦讓學生學會和他人合作共同完成項目,強化學生的協作能力。

3.提高團隊合作及溝通能力

學生在團隊中分工合作,學會尊重團隊中成員的意見和想法並在不同意見中取得共識,培養合作精神。在團隊合作中增強溝通技巧,令學生能更清晰明確、有效地去表達想法和建議。

4.建立創造能力

在學習科技的同時,加入對設計、外型及顏色配搭的元素,教育及建立學生的創意力及設計能力,發揮創意。

5.鼓勵動手學習和實踐

課程鼓勵學生動手學習和實驗方式接觸STEM,通過實踐學習知識,從錯誤中學習。

EdCoSys的 STEM課程 或 STEAM課程

EdCoSys的課外活動,透過實地考察、互動交流與競賽挑戰,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,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協作能力。增強學生對科技領域的熱情及幫助他們建立寶貴的社交網絡,為未來的學習和職業生涯打下良好基礎。

EdCoSys的課程包括:

在課程實踐活動中傳遞人工智慧(AI)、健康科技與生態科技的知識,以超越傳統的技能學習去致力培養香港年輕新一代的積極心態,激發好奇心和對學習的熱愛、鼓勵反思、提升自我意識。

STEM課程 及 STEAM課程 如何改變傳統「填鴨式」教育? Read More »

zh_HKZH
Scroll to Top